崇仁宣传片
2025-05-12 13:05:06## 崇仁:千年古邑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新生
【开篇镜头:晨曦中的崇仁县全景,薄雾轻笼,远山如黛,抚河水静静流淌,无人机航拍展现古城新貌】
在赣东大地,抚河之滨,有一座历经千年风雨而风华不减的古城——崇仁。这里,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历史的记忆,每一条街巷都流淌着文化的血脉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,探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,见证其在新时代的华丽蜕变。
### 一、历史长河中的崇仁剪影
【镜头切换:崇仁县博物馆内景,聚焦"建县沿革"展板,动画展示历史变迁】
崇仁之设县,始于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,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。县名取"崇尚仁义"之意,彰显着这片土地的价值追求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崇仁先后隶属临川郡、抚州府,明代曾为建昌府所辖,清雍正年间复归抚州。这一行政沿革的变迁,恰是赣东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。
【镜头转入:巴山镇老街,青石板路,明清建筑群,老者讲述往事的特写】
走进巴山镇的老街巷,时光仿佛在此凝固。明代万历年间的县衙遗址、清代的文昌阁、民国时期的商铺建筑,构成了立体的历史画卷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崇仁境内现存明清古建筑达120余处,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,这些建筑融合了赣派与闽派风格,飞檐翘角间尽显江南建筑的精巧之美。
### 二、人文荟萃的精神高地
【镜头转场:相山书院遗址,动画复原书院原貌,穿插古籍特写】
"才子之乡"的美誉,源于崇仁深厚的教育传统。南宋理学大家吴澄在此创立"草庐学派",明代心学大师吴与弼开创"崇仁学派",使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重镇。相山书院、宝唐书院等古代学府曾培养出大批人才,据县志记载,仅明清两代就涌现进士56名,举人210名,创造了"一门三进士,五里两状元"的科举佳话。
【镜头切换:现代校园场景,崇仁一中学生诵读经典,实验室科研画面】
这种崇文重教的传统延续至今。今天的崇仁,基础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列,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、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等现代科技精英,形成了独特的"崇仁现象"。
### 三、非遗瑰宝的活态传承
【镜头特写:傩舞面具制作过程,老艺人雕刻的特写,转入傩舞表演全景】
在崇仁的文化宝库中,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璀璨。崇仁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这种源自商周时期的古老仪式舞蹈,至今仍在民间鲜活传承。每年的正月十五,头戴彩绘木雕面具的傩舞队走村串户,以夸张的肢体动作驱邪纳吉,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。
【镜头转场:传统榨油作坊,木龙榨操作场景,油茶林航拍】
同样珍贵的还有省级非遗项目——崇仁木榨油技艺。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,通过木龙榨等传统工具,将油茶籽压榨成金黄透亮的茶油。如今,这项技艺不仅得到保护,更与现代产业相结合,使崇仁茶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### 四、红色记忆的当代回响
【镜头切换:东山岭革命烈士陵园,肃穆的纪念碑,老党员讲述历史】
崇仁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。土地革命时期,这里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毛泽东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。东山岭上,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,铭刻着386位烈士的英名;港下村的中共崇仁县委旧址,见证着那段烽火岁月。
【镜头转入:现代工业园区,新能源企业生产场景,科技特写】
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。今天的崇仁,已形成以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现代农机为主导的产业体系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崇仁变电设备产业享誉全国,产品远销海外,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新城的华丽转身。
### 五、山水之间的诗意栖居
【镜头航拍:相山风光,层峦叠嶂,瀑布飞泻,转入汤溪温泉特写】
大自然的馈赠让崇仁更添魅力。相山国家森林公园内,海拔1219米的相山主峰耸入云霄,万亩原始次生林构成天然氧吧;汤溪温泉日出水量达2000吨,富含多种矿物质,是养生休闲的绝佳去处。
【镜头切换:现代农业产业园,果蔬采摘场景,农产品电商直播】
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,崇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。崇仁麻鸡、山凤乌鸡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四方,现代农业产业园里,智慧农业、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,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。
【结尾镜头:夜幕下的崇仁县城,灯火璀璨,文化广场群众文化活动,笑脸特写,渐变为日出时分的城市全景】
千年崇仁,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新时代。这里,历史与现代交融,传统与创新并进;这里,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留得住乡愁;这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与远方。崇仁,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,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精彩篇章!
【字幕推出:崇仁——崇尚仁义之地,创新创业之城】
(本片由中共崇仁县委、崇仁县人民政府出品,2023年12月制作)
上一篇:随州市企业宣传片拍摄
下一篇:下一篇:拍摄宣传片的好处